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手稿经过放射性碳14测定、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技术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对此,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流传的古代文献大都符合历史事实 |
| B.对历史文献的多重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
| C.判断历史现象需要多种材料的印证 |
| D.历史记载只有经过考古证实方才可靠 |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在这里,他批评的是
| A.泛滥的直接民主 | B.虚假的人民主权 |
| C.坐庄式的轮番而治 | D.随意的官员选举 |
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
|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
|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
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A.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不满 |
| B.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漠不关心 |
| C.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失望 |
| D.对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愤怒 |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亚东开化中国早,楫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它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最迫切的追求是
| A.独立富强 | B.民主科学 | C.救亡图存 | D.民主共和 |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
|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
|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
|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