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日趋协调。
表:2010-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变化情况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出(亿元)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平均支出(元/人)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010
11052

546
6.1
2011
13457
129.55
633
6.2
2012
16000
155.21
1239
6.4
2013
21000
169.63
2830
6.6

注: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图:2010-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

材料: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正在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单位提供基本文化公共服务,导致产品少、质量差的状况,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文化企业购买,政府角色转变为文化产品的规范者和监管者。文化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招标的方式,提供电影、培训、戏曲、科技图书等文化产品,激发文化企业活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提高了文化生产力。加强立法,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拟定购买服务目录,严格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严禁转包行为,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履职和监督的工作保障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和“财政的作用”中的相关知识,阐述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3)应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政府转变职能,引入市场机制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和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在岗职工工资比较表


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
月平均工资
(人民币元)
最低工资与平均
工资比值(%)
中国
55
4134.4
50
世界
40
9327.7
21

注:月平均工资是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之前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做的最新统计。
材料二: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支付给劳动者比市场所出工资更高的工资,企业反而能取得劳动总成本最小、利润最大的效果。但国内企业大多仍停留在靠压低工人工资获取高额利润的时期。
2012年我国继续提高城乡劳动者收入,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实现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1)谈谈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有人认为:“我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增加民生领域支出有利于社会公平,但也会拖累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分)

胡锦涛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材料一
表1 2005~2008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指标
年份  
政府财政收入(%)
企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
2005
17.3
29.6
41.4
2006
18.4
30.6
41.0
2007
20.6
31.3
39.7
2008
24.3
约31.6
约39.2

注:美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接近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65%之间。
表2 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材料一中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如何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建议。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政府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 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2010年达到1 226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 356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更好惠及“三农”。
请从国家财政作用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当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甚至实现逆势成长。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面对困境,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的经济道理。(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