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乙图中A和B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A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B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 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丙图所示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甲图中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商品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共10分)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C。
2.B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3.全球昼夜长短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
从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北京时间)时达到上中天,
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方日落。
5.在下列“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C 地昼最短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6.若要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若仅从纬度因素考虑,宜选地,
简述理由。
我国的一艘综合科考船与今年2月20日从上海港出发,沿下图所示船行线路经圣弗朗西斯科——利马——悉尼,再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考察船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航行过程中基本上是(顺、逆)着洋流而行,由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到利马是着洋流而行。
2.关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华人聚居地区 |
B.附近的硅谷是全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 |
C.夏季气候干旱,依靠灌溉发展种植业 |
D.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 |
3.考察船行6周后到达秘鲁的利马,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利马当地
属于气候,其成因主要是以
及的影响。
4.在澳大利亚由A处穿越大陆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和中西部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 条件为基础的,导致东部地貌的形成主要受作用的影响,而西部主要以地貌为主。
5.针对国内水资源分布的状况,澳大利亚实施“东水西调”工程,试分析其背景原因:
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以及我国全球化趋势展望等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 成立初期 |
1982年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10年 |
||
城镇人口比重(%) |
1 |
20.6 |
26.1 |
28.9 |
35 |
45(预测) |
|
城镇 个数 |
建制市 |
236 |
456 |
640 |
|||
建制镇 |
2 664 |
11 953 |
16 992 |
材料: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形成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和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线铁路城市集聚带和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兰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和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
(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_______的地区集中,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形成城市集聚带,其中华北地区的城市带________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计划采取的解决措施有________等。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③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 | B.破墙透绿 | C.完善排水系统 | D.多建高楼 |
背景材料:《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3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有关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比如: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境意识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2)运用地理知识说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正在申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将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列举两到三例近年来新建和在建的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
试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议:
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________为重要标志,但当城市的发展与________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________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