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回答以下问题。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 49 |
5. 72 |
6. 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 77 |
4. 28 |
3. 79 |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读图“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题。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 B.水圈 | C.岩石圈 | D.地壳 |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且此季节北京多雷雨天气。读图,回答题。此时太阳直射()
A.20°S | B.20°N |
C.10°S或10°N | D.20°S或20°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年中甲、乙两地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此日乙地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
D.此日乙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70ºE | B.90ºE | C.70ºW | D.110ºW |
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此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西伯利亚冰天雪地 |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
C.江南地区春暖花开 | D.东北平原麦收正忙 |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题。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1小时 | B.调慢1小时 | C.调快 24 小时 | D.调慢 24 小时 |
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5 时 | B.8 时 | C.16 时 | D.21 时 |
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 |
C.受高空西风影响缘故 |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
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图中表示北半球春分日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地球从①公转到③期间,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
A.越来越大 | B.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
C.越来越小 |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