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Ⅰ,该城市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读图Ⅱ,该地区地在第Ⅱ阶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的特点。
(5)在第Ⅲ阶段后期该区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形成下图所示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在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②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地附近的陡崖相最大相对高度不超过;若G地发生了泥石流,在乙图中显示的正确逃生路线是,理由是
(2)此时,C城镇风向是。C与D相比,阴天概率大的是
(3)当地在城镇规划中,未来四个城镇人口规模发展最大的应该是,原因是
(4)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的损失,该地应该将镇人口适当搬迁,原因是
(5)该地地质、农业调查部门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①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试评价巫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10分)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建设企业在安徽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
(3)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斯坦
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
伊朗
土库曼斯坦
埃及
受盐害的灌溉面积
(百万平方千米)
7.0
6.7
4.2
4.2
2.4
1.7
1.0
0.9
占总灌溉面积的%
17
15
26
23
60
30
80
33

(1)图中数据表明,中国与印度的灌溉面积大都较大,试分析两国灌溉面积大的主要原因。(3分)
(2)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江淮地区则出现在月,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