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①,东风辇路②,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③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离宫:行宫,古代帝王出巡暂住之地。②辇路:宫中的路,多供帝王的辇车行走。③繁华镜:有细致花纹的铜镜。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夏
薛昂夫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注]冰壶:指月亮。
(1)曲中作者为什么对西湖的夏日景象产生出了“有丹青画不如”的感受?
(2)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人藕花深处。争(通‘怎’)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人荷深处”都有表现留连忘返,乐而迷路的相似之处,但在表达这种感情的写法上有所不同。试简要说明这种写法的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雁秋风引
韦应物刘禹锡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眇:远。
⑴两首诗都写了“雁”,对“雁”写得有异曲同工之处。请简要说明两诗写雁的相同作用。(4分)
⑵《秋风引》是怎样围绕“秋风”来表现诗人孤身在外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倥,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1)这首词的下片,写出了妇女劳动生活的美,其中“娉婷”两字,用得绝妙,试作分析。
(2)词的尾句“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写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天性——母爱。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感的。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作者将浓浓的离情别意完全融入到诗境之中,具体分析一下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离情别意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