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 |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集气瓶中预先加水可以起到加快冷却的作用 |
B.实验时一定要将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
C.装置的气密性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下图依次是氧气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说法不正确的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汽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干冷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 |
D.判断呼出气体是否含有氮气的结论是:人呼出的气体含有氮气 |
下表是一氧化氮在通常状况下的部分性质:(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
密度 |
溶解性 |
|
1.249 g/L |
微溶于水 |
一氧化氮+氧气→二氧化氮 |
则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 B.瓶中液面上升 |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D.注射器内有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