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中学部分学生自愿组成“雷锋班”,用自己的善举帮助孤寡老人、服务社区,这一活动已坚持了十年,至今仍在该校传承。由这一活动可以推断出该校学生
①求同存异,促进文化在交流中创新
②注重践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
③不负使命,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与时俱进,立足丰富文化市场需求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否形成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从根本上讲是由
A.国家性质决定的 | B.政府的宗旨决定的 |
C.政府职能决定的 | D.权力的大小决定的 |
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因为,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完善质询和民主评议制度 |
C.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
D.建立权力高效运行的机制 |
西方政治学有个“塔西佗陷阱”定律: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其以负面评价。这一定律给我们政府的启示是
①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威信
②迎合群众需要,限制政府权力
③强化管理职能,管好一切事务
④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期,国家集中部署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和故意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甲认为,网络谣言损害了公民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应依法整治;乙认为,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不应干涉。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观点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B.乙的不足在于漠视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C.网络言论自由应以遵纪守法为基本前提 |
D.整治网络谣言收窄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
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
A.使管理的主体都具有了行政权力 |
B.意味着政府削弱管理、强化服务 |
C.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
D.有利于政府职能的缩小,人民权利的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