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本中提供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
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2014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属于纯净物 |
C.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C.湿衣晾干 | D.食盐水的蒸发 |
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3.4g,向固体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消失且所得溶液为中性。请你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A.2.2g | B.3.3g | C.4.4g | D.8.8g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含少量杂质 |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A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C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D |
二氧化锰 |
高锰酸钾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