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A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B、图C是某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其符号为:_______.
(2)图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_(选①、②或③)
(3)图C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A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行有氟元素等,氟原子结构与氯原子结构相似。由此推测,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或“失”)_________电子。氟元素若与②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试写出13号元素与8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变成__________离子,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带____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____个电子。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正一价的氢元素 ;(2)两个氢原子 ;
(3)镁离子 ;(4)4个二氧化碳分子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0mL、注射器及导管中的气体不参加反应,注射器的针筒润滑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
(2)按图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活塞在20ml刻度处。待足量红磷与试管中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 ml刻度处(结果取整数)。
(3)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至少答一条) 。
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_________(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____________(填序号)
(2)其文字表达式为:_ 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其优点是 (选填下列字母)
A、生成物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操作简便 C、不需催化剂
、下列物质:①空气 ②铁粉 ③氧气 ④冰水混合物 ⑤四氧化三铁 ⑥澄清石灰水 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的固体 ⑧过滤后的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