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0mL、注射器及导管中的气体不参加反应,注射器的针筒润滑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
(2)按图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活塞在20ml刻度处。待足量红磷与试管中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 ml刻度处(结果取整数)。
(3)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至少答一条) 。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不仅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1)态被称为“21世纪金属”,呈灰色,能在氮气中燃烧,熔点高.钛和钛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和航海工业.上述描述中属于钛化学性质的是。
(2)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4m1n后发现A中铁钉表面灰暗,B中铁钉依然光亮,对比A、B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量要因素是。
(3)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10%稀盐酸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K三种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如图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有关。
下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O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Cl |
27.6 |
34.O |
40.0 |
45.5 |
51.1 |
KN03 |
13.3 |
31.6 |
63.9 |
1lO |
169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之一是;
(2)根据数据表,在答题卷的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3)从溶解度曲线上查出:4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g;
(4)据图分析,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量要的作用。属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属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属素由种元素组成,属于(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属素的反应中,A与 B的质量比为。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量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量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
(3)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2点燃2CO2+3H2O,R的化学式为。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如图),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
B.物质是①是Na2CO3溶液 |
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
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5)请列举CO2的另两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