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兄畿,咸宁中得疾,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淳行,赠以甘旨,含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
本州辟,不就。东宫初,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导问含曰:“卿今莅名郡,政将何先?”答曰:“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导叹曰:“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未之官,复为侍中。以年老逊位。成帝美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固辞不受。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
人尝论少正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弃膳,盗跖为甚。”含曰:“为恶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咸服焉。
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丧在殡而邻家失火,移棺绋断,火将至而灭,佥以为淳诚所感也。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每日自尝药馔省:察看 B.东宫初建:建造
C.讨苏峻功豫:参与 D.为恶露彰:清楚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B.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C.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D.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下列对文中有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含少时以孝悌闻名乡里。其兄颜畿有病,颜含却放弃一切家务,辛勤服侍,十几年如一日,江南豪右石崇听说了,非常敬佩,特赠美味以表敬意。
B.颜含很有政治才能,见解切中时弊。他指出:在朝廷的军队年年出动,民力耗尽,而南北豪强竞相招募游民的情况下,令官员忧虑的是国家空虚而豪强充盈的情况。
C.颜含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有人想巴结王导,征求他的意见,他没有附和;强权人物桓温请求和他结为儿女亲家,他因为桓温的权位达到了极点,没有答应。
D.颜含儒雅质朴,品行敦厚,因此深受晋成帝的器重;为他办丧事期间邻居家失火,移动棺材时绳索又断了,火即将烧到棺材时就灭了,人们都认为是他的德行感动了神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2)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临敌令曾壮士声为:替
B.吾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殆:大概
C.值寇乱,负母食兵间鬻:卖
D.已不复见君者衣宫锦之盛矣曩:从前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他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写人叙事。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
②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
③越五年,乃克为之。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选自《论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聚饮者,必会其肆。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③,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其坦然如是。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何为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立出四百金偿之,不券。责:责备,责罚
C.能偿者其息捐:舍弃,舍去
D.贫者券还之立:立即,当即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① 量酌之② 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③ 吾侪保甲贷乙金④ 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⑥ 尽取所偿负还之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担心因为甲、乙二人的借货而跟着吃官司,卖酒者急人之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卖酒者不迷信术者,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仍然坦然地处理事情,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
D.本文构思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2)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禹奏言:“今 年 岁 不 登 郡 国 多 困 大 夫 僭 诸 侯 诸 侯 僭 天 子 天 子 过 天 道 其 日 久 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选自《汉书·卷七十一》,有删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