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阎罗王录囚    【清】纪昀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某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一日梦冥府     寡助之,亲戚畔之      B自称所至饮一杯水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某无功亦无罪   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D某某狱避嫌疑而不言 小大之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但 不 要 钱 即 为 好 官 植 木 偶 于 堂 并 水 不 饮 不 更 胜 公 乎?
根据上文,作者认为怎样的“官”才称得上“好官”?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或以钱币之() (2)自是指物作诗就()
(3)稍稍宾客其父() (4)邑人之(  )
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秀才观之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用“/”划分句子停顿。
(1).借 旁 近 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2)余 闻 之 也 久。
翻译下列句子: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每处1分,共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A、百姓筑城,有少劳() B、臣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故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心也()
(3)万钟于我何焉()(4)所识穷乏者我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因为未失其“本心”,这里的“本心”是什么含义?(用文中的话回答)

文言文阅读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朝廷 B.当余从师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色愈恭,礼愈则其受于人者不 D.慕圣贤之道自以为大有所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蒙乃就学。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劝后辈读书,劝说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丙]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丙]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阅读《赵普》,完成 下面题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
户启箧取书()普明日复奏其人()
普性深沉有岸谷()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翻译下列语句。
(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根据文意发挥想象,说说“太祖乃悟”悟出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