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1)在图中轨道线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地球的赤道周长是_____。
(3)图中各点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①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4)今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点和______之间(填数码)。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点时,武汉的中午太阳高度最大,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点时,北京的昼长最短。
读下图“世界陆地分布图”和“世界六大板块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大洲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写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D_______。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河。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C大洲是__________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________________运河。
(3)下列关于板块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是由大小一致的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
B.地球表层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并且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等 |
C.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死火山 |
D.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3) “世界六大板块图”中的符号4表示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博物馆”之称,最近有多座火山喷发,由于该地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4)“世界六大板块图”中的符号5表示地中海。现代测理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请问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AB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是2.5cm,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约是_______千米。
(2)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C地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D地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
(3)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路线,理由是:_______。
(4)图中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
(5)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
(2)6月22日地球位于图1中地球公转轨道的 日位置,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线,北半球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图2为同一天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 假设玲玲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则更接近中午的是 图(甲或乙)。
(4)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地轴总是 的,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的经度是 ,纬度是 ;B的经度是 ,纬度是 。
(2)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3)B点在D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4)A、B、C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
(5)A、B、C三点中,在一年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