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
C |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 具有还原性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D |
探究温度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 |
将NO2平衡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B.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 |
C.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 D.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 ="=" Zn2+ |
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
B.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
C.升髙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D.当V正(N2):V 正(H2)=1:3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 |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
A.A2、B2和AB共存
B.A2、B2和AB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c(A2):c(B2):c(AB)=1 :1 :2
D.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和与AB的物质的量相等
在一个0.5L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N2(g) + 3H2(g) 2NH3(g)。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mol·L-1·min-1 | B.0.6mol·L-1·min-1 |
C.0.3mol·L-1·min-1 | D.0.2mol·L-1·min-1 |
实验室用3.0 mol·L-1的硫酸溶液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中可能加大反应速率的是
A.适当降低温度 | B.将锌粒改为锌粉 |
C.将所用硫酸换成98%的浓硫酸 |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