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保护
湘江水量丰富,其渔业资源却日趋衰退。调查发现,湘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湖泊缩小,江面船只多,河床上多垃圾、排污口和随意堆放的沙石,甚至建有房屋。渔民想方设法捕鱼,非法捕鱼活动猖獗。下图为湘江流域图。

分析湘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一颗恒星是(填名称)。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填名称)
(3)2050年9月27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上高大学学生“小蜗牛近地天体奖”获得者小明发现的20500927号小行星命名为“锦江星”。以此纪念上高锦江河水彻底变清。“锦江星”在图中星和
星(填名称)轨道之间。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括号内。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 B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青藏高原图。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下图为“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计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累计、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065.68
1260
1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96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什么?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什么原因。(2分
(4)根据材料三,说出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下图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含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说明图15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3)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5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下图反映了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处于(自然带)向(自然带)的过渡地带。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 ,汛期出现在(季节),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3)波及能力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阅读图文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般而言,江苏省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作为苏南地区,城镇化率约为70.8%;其他地区为苏北地区,城镇化率为51.8%;南京另算。江苏省苏州市西洞庭山岛是中国十大名茶碧螺春的主产地之一。茶树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具有耐阴、喜湿的生理习性。
材料二:下表是2010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经济数据
苏北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920.3
第一产业(亿元)
1222.6
第二产业(亿元)
4258.7


下图是江苏省主要城市分布图和太湖地区示意图。

(1)从区域发展阶段来看,苏北地区处于阶段,该阶段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方向是
(2)分析苏南城镇化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当地第二产业发展的。
(3)简述太湖对西洞庭山岛上碧螺春的生长所起的有利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