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谓其人曰(谓: )     ⑵今日病矣(病: )
⑶予助苗长矣(予:  )  ⑷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
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⑵苗则槁矣。
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得越多越好)。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 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 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终业:完成学业。④譬:好像,犹如。⑤奚:怎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孔子为人何如()⑵简子不() ⑶终业而之()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翻译句子。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又何焉()⑵小惠未()
下列选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见。入据陈 B.再而衰,而竭人行,必有我师焉
C.肉食者之为人而不忠乎 D.何君为长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本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血肉饱满,奕奕动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曹刿身上汲取些什么?

阅读下文
吴起之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疽①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疽(jū) 一种毒疮。②踵(zhǒng):脚后跟。
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吴起之将( ) (2)卒有疽者( )
“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卒之母认为原因(用原文句子回答)。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终于母亲听到这件事哭起来。 B.士兵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哭起来。
C.终于母亲知道这件事哭起来。 D.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哭起来。

从上文中可看出吴起与士卒相互间的关系是

阅读下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上文作者是(人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他的组诗《》(篇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内风尚淳朴人际关系和睦。
B.桃花源人对外的态度是感叹向往。
C.略写渔人之答是为了突出源内之情景。
D.“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东坡尝谓钱穆父曰:“寻常往来,心知称家有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穆父一日折简,召坡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
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节选自《高斋漫录》)
【注释】①称家有无,根据家中财力行事。 ②具,引申为筵席、酒食。 ③折简,写信。 ④晏,
晚、迟。⑤毛,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比至()⑵ 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饥饿。
B.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生气。
C.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饥饿。
D.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生气

钱穆父信中的“皛饭”具体是指(用原文回答);东坡对“毳饭”的解释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从穆父召食皛饭和东坡召食毳饭两件事中可见这两人都是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