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2)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三: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我们必须不断创新。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20l0年7月12日,如火如荼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西班牙队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华丽足球让人们印象深刻,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
秘诀一:“强大的头脑和激情”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风也同样地“西班牙”、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比赛。
秘诀二:“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西班牙队每天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从西班牙队获胜秘诀中,你获得哪些有关唯物论的哲学感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不断涌现,低碳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树立低碳理念的正确性。(15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
(一)报告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关观点,分析十八大报告精神。(8分)
(二)理论创新:中共十八大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提出,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前进。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创新的作用。(6分)
(三)走进实践:全国上下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活动,青年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这一宣讲活动。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宣传标题,并提出你所拟标题的哲学依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