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二)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哪两组相同:(    )(    )

A.遂名楼 B.下江流
实奇后厅大池
C.富人于五所 D.倚河汉

 中无他奇                        人不得
E.  螺蛳缠                
艇子
《于园》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地介绍于园。阅读文章,按顺序将空格填写完整。(3
分)

两文语言都优美而极具感染力,试选择赏析下面两句话中的一句。
⑴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 千缗 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 ,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 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緡(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緡。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 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 为诗,所至称之,繇 是擢 上第 .斯宇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 ,阅其文,大推挹 ,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 · 之!"

②答曰:"余 · 此乐。"

③食毕,捧琴 ·

· 愿死,敬之为敛葬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

②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斯 字 子 迁 江 东 人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新亭对泣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游宴,周一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④戮:通“勠”,并力,勉力。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睿微弱,谓曰  

②因相视流涕  

③王导愀然变色曰  

④众皆收泪谢之  

(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句子的意思。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4)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济!

(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迫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迫感往事

宋 陆游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

(五)文言文阅读

白水素女

[东晋]陶渊明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

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怜。 ③权:暂且、姑且。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他就搬出来独立生活了。

B.邻居们都很关心谢端,按照乡里的规矩,给他娶了一个妻子,但是谢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能够留住这个妻子。

C.白水素女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助他。

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须回到天庭,不能再帮助谢端致富了,临走前她留下了田螺壳,让谢端有取之不尽的米谷。

(3)下面是这个故事的尾声,顺序被打乱了,请排出正确的顺序(只填写序号)  

①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②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③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④后任至令长云。

(4)这个故事与“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请从人物身份、品质、境遇、结局等方面进行探究,写出此类故事的模型。

(四)古诗阅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注释】①休焦:不要着急。 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 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

(1)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  ”。(用原句回答)

(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