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诞生之时,有人赞叹,《焦点访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令人耳目一新;有人惊喜,中国终于有了一个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的栏目;也有人怀疑,《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能够走多远。2014年4月1日是《焦点访谈》诞生20周年纪念日。《焦点访谈》走过20年不寻常的历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也成为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的舆论监督栏目。
(1)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依据和合法渠道是什么?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
材料一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以其技术应用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大大改变了人们学习、生产、生活与娱乐的方式,在互联网条件下,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大大扩展。现在许多年轻人看电视、看电影、听歌曲都在网上。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网站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应该看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是主要的。为此,我国大力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材料二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很大的进展。互联网架起了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互联网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汇聚群众智慧、改善公共服务的渠道。然而,公民行使网络监督时也存在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我国各地农村农作物秸秆缺乏简便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法,将秸秆用火焚烧不但污染空气环境,也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山东某地巧用大循环,处理秸秆不再难。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产生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有机复合肥,有机肥不仅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果农等,还直接施肥于本地山区丘陵,种植大片经济果林。这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山东某地“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的探月工程还处于发展阶段,“嫦娥三号”发射获得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十一”长假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你幸福吗》,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超过5 600万条微博与之相关。宏观严肃的《新闻联播》加大民生新闻的比重,加强时效性和贴近性,在节目形态和语态上也发生变化,关注寻常百姓事,把镜头聚焦普通人,将麦克风交给普通人,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下不同个体的“幸福”与“不幸”,普通人也可以在央视诉说自己的苦难,关怀具体的人和事,显得尤为人性化。
请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角度谈谈你对《新闻联播》报道风格变化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滑县道口,这个位于黄河北岸的小县城因烧鸡闻名于世。每年的农历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镇都要举办“火神庙会”祭祀火神,以避免火灾。当地居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男女老少齐上阵。数百年过去了,人们已不需要娱神祈福,但“火神庙会”却神奇地保留了下来。古会传统节目有河西高跷、军庄秧歌、背阁、抬阁、八卦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演员们盛装上阵,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今年的“火神庙会”更是热闹非凡,到处人山人海。
材料二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请提取材料一中的主要文化信息,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