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②公民的民主权利、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
③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立法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学生。他年少求学时十分敬佩自己的老师。然而作为老师的罗贯中却一直把他当朋友看待,两人经常一起进行学术讨论,一起探讨文学与创作,由此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来他们分别写出了自己的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从施耐庵和罗贯中的事例中可知()
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
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③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友伴
④老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课了,学生陈鹏走到王老师的身后,伸手拍拍老师的肩膀,说:“王老师,我没钱了,请我喝一瓶可口可乐。”陈鹏的行为()

A.是与老师平等亲近的表现
B.应该受到王老师严厉批评
C.是不妥当的,失去了交往应把握的分寸
D.接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应该提倡

冰心曾说:“我说的既不是‘尊师’也不是‘爱生’,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

A.老师与我们一样,不需要去尊重
B.学生没有必要去尊师,老师没有必要去爱生
C.良好的师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人格平等
D.教师和学生完全一样,交往中应无所顾忌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A.老师是万能的
B.老师在学生学习知识和人格成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C.青年应该完全遵从老师
D.只有老师才能对青年的成长起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你认为()

A.只要认为两个感情情,就可以更加亲密地接触
B.这是正常的,是自然而又美丽的事,但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C.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容易导致早恋
D.关注异性,可能会给自己的心理成长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应尽量避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