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可比较HNO3、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进而比较氮、碳、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供选择的试剂:稀硝酸、稀硫酸、碳酸钙固体、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仪器a的名称: 。
(2)锥形瓶中装有某可溶性正盐,a中所盛试剂为 。
(3)装置B所盛试剂是 ,其作用是 。
(4)装置C所盛试剂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通过实验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无水AlCl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催化剂,该物质在183℃时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拟利用中学常见仪器设计实验制备无水AlCl3,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
a.加入MnO2粉末 b.点燃A中酒精灯 c.加入浓盐酸 d.点燃D处酒精灯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该装置存在安全隐患,请指出。
(4)甲同学认为F和G可以用一种仪器替代,且加入一种药品即可达到相同效果。这种药品可以是____。
(5)E中得到少量白色粉末,打开软木塞后可明显观察到锥形瓶中有白雾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其中a为用于鼓入空气的气囊,b为螺旋状铜丝,c中盛有冰水。
(1)若用A装置做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则还需连接的装置是(填序号),该装置中应加入试剂。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试管中除加入反应液外,还需加入的固体物质是。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小组同学欲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并收集生成的产物,则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再用制得的乙醛溶液进行银镜反应,选用2%的AgNO3溶液和2%的稀氨水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是。
某校化学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是否生成SO2,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铁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在取用浓硫酸的过程中,不慎在皮肤上沾少量浓硫酸,处理的方法是。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
(3)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4)小组讨论后认为:由于常用的铁丝是铁碳合金,生成的气体中还可能含有CO2。写出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树德中学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1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探究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恰好中和(有指示剂)的方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换算为标准状况)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是否可行(填“是”或“否”),理由是。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滴入0.200 0 mol/L的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22.00 mL,该次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mol·L一1;
b.重复以上操作多次取平均值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部分CaCO3会转化为更难溶的MnCO3)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转移到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l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硫铁矿烧渣是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主要含Fe2O3及少量SiO2、A12O3、CaO、MgO等杂质)。用该烧渣制取药用辅料——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还原焙烧”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有。
(2)“酸浸”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若在空气中酸浸时间过长,溶液中
含量将下降,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根据下表数据: 
在“除杂”步骤中,为除去
和
,溶液的pH最大值应小于,常温下,当
pH="5" 时,溶液中
=
(已知常温下
)。
(4)“中和合成”的目的是将溶液中
转变为碳酸亚铁沉淀,则A的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