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下图是我国南方某省的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对该省的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A.GDP增长率
B.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C.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D.当地气温的季节变化

下列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预测,表述错误的是

A.碳排放量高峰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高峰峰值可能会减小
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出现时间推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刻,北京时间()

A.15:20 B.9:20
C.3:20 D.21:2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 B.5°N
C.15°N D.23°26′N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
C.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导致其自然植被的覆盖也有很大差异。图中A地、B地和C地的植被特征,反映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图示地区若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等值线数值由北向南依次增大。左为虚线右为实线则()

A.站在A处能看到B处的风景
B.冬季,B处积雪多于A处
C.A与B相比,A处更宜修梯田
D.实线表示山脊,虚线表示山谷

读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 B.耐高温干旱
C.喜阴冷潮湿 D.耐低温干旱

与乙地区相比,造成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 D.海陆轮廊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城市位于D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为()

A.3200千米 B.72000千米
C.5200千米 D.8200千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