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油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废液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________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金属X是________,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Y是________,利用其除去铜中的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要测定黄浦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 B.pH试纸 | C.石灰石 | D.无色酚酞试液 |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请再举一实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则X的化学式为;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此反应中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2)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3)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写物质名称);
(4)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的两个分子;
(5)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为了检验久置的生石灰固体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
(1)步骤一:为了检验试剂瓶中氧化钙是否存在,依据氧化钙在水中是(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温度计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测定温度次。初步结论:该样品中氧化钙存在。
(2)对步骤一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该操作的名称是。
(3)步骤二:测得溶液pH>7,能否证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简述理由:。
(4)步骤三:蒸发皿中加入试剂A是,蒸发皿中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变质成该物质的过程。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中有处错误。如果装置B改装成简易启普发生器,除了把单孔塞换成双孔塞、试管内添加带孔的塑料隔板外,还必须从仪器盒中选择(写名称)。
(3)药品盒中药品颜色呈黑色的是(写化学式)。某些化学反应能在A装置中进行,从药品盒中挑选相关的药品放入A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100g水)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0 |
60.2 |
(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
(2)60℃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30 g氯化铵,充分搅拌,可得到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A烧杯是70℃时,溶剂为100g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Ⅰ. 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Ⅱ.70℃时,将A烧杯中的溶液恒温蒸发10 g溶剂后,析出a g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30g溶剂,则析出固体b克,则b克3a 克(填“<、≤、>、≥或=”)。
Ⅲ.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B烧杯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A、B、C烧杯中的溶液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改变
c.由60℃降温至50℃时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d.降温至6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e.降温至30℃,烧杯中一定有NH4Cl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