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广东省部分地区监测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广州
深圳
佛山
河源
肇庆
东莞
中山
××年雨水平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受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④NO2
(2)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含H2SO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含HNO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改善肇庆的环境质量,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①自然界大部分水不能直接使用,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a.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
b.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c.过滤;
d.加热煮沸.
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②用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闭合开关后观察到A、B管内的气体的体积比是,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C管中的现象是,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

空气质量日报指标一般包括SO2、NO2、CO、可吸入颗粒、臭氧(O3)等,现新增粒径小于等于2.5μm颗粒物,即通常所称的PM2.5这一指标.
①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②除可吸入颗粒外,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臭氧和氧气互称氧元素的,二氧化硫形成的环境问题是
③PM2.5第一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降低PM2.5的是

A.使用煤炭发电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 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
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
(回答两条即可)。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空气、硫酸铜、冰水、蔗糖 B.KOH、H2SO4、Ca(OH)2、Ba(OH)2 C.NH4Cl、Na2CO3、SO2、Na2SO4
(1)填写下表空白

组别
A组
B组
C组
分类标准
纯净物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物质
空气

SO2


(2)请仿照检验CO2的反应,用SO2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结合生成了
(4)请依据(3)中获得的启示,判断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同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A.H+、OH- B.CO32-、H+ C.Cu2+、OH- D.Na+、Cl-

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
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填字母)制的。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将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进行防锈,你依据的原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