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
请写出本首诗的韵脚。
请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重。

(1)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    的心境。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3)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