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
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是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第一天将是一个紧张的日子。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叫来,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将体现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还要看一个婴儿的面孔,这样我就能看到一种有生气的、天真无邪的美,它是一种没有经历过生活斗争的美。
我还要看看我那群忠诚的、令人信赖的狗的眼睛——那沉着机警的小斯科第、达基和那高大健壮而懂事的大戴恩、海尔加,它们的热情、温柔和淘气的友谊使我感到温暖。
在那紧张的第一天里,我还要仔细观察我家里那些简朴小巧的东西。我要看看脚下的艳丽色彩,墙壁上的图画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熟悉的小东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视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源泉。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个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的生活。我还要为绚丽夺目而又辉煌壮观的落日祈祷。
当夜幕降临,我能看到人造光明,而体验到双重的喜悦。这是人类的天才在大自然规定为黑夜的时候,为扩大自己的视力而发明创造的。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夜里,我会无法入睡,脑海里尽翻腾着对白天的回忆。上文选自《 》,作者是美国的 。
第五段写“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反映了“我”怎样的情趣?为什么下文又说“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
读完节选文后,你认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美丽的灵魂?她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18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一刹那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第⑦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 ,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6分
现代文阅读:
(一)18分
边境小站
①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已经四年了,我却一直没有忘却云南边境的那个小火车站.
②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在小站上车,车厢里躺着的大都是重伤员,我是唯一的轻伤.我把头伸出窗外,毫无目的地用手接着外面飘洒的雨.就在这时,我发现月台的栅栏外孤零零地站着一个小女孩,正向我招手.
③我趁军医不注意,赶忙跳下车,向她跑去.她是个苗族小姑娘,八九岁光景,穿着单薄,光着脚丫,一件大人的蓑衣披在肩上,见我到了跟羊,她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仰起脸问道:"你是伤员吗 "我指一指自己头上缠的绷带,点头说道:"是呀,有事吗 "她没有回答,却低下头迅速从身上取出一个小塑料包,放在我手上,打开小包,想不到竟是十粒珍贵的治伤用的天麻.
④我吃惊地望着她.
⑤她笑了,脸上露出两个动人的小酒窝,用手比划着,说:"一次只用一粒天麻,先碾成粉末,然后和着鸡炖--最好要乌骨鸡,那样更补人."
⑥我问道:"你家在哪儿 "她看着我,说:"云岭寨."我问:"云岭寨离这儿远吗 "她用手指着车站后面的山说:"不远的,翻过这座山,再过两道梁,就到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雾蒙蒙地山脚下,果然有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⑦这时,火车要开了,车上军医在大声地喊我上车.我转过身,把天麻递过去,非常感激地对她说:"小妹妹,谢谢你,这天麻你还是拿回家吧!"不料,她像触电似的一下推开我的手,用惊愕的目光看着我,我对她说:"我不能收,解放军有纪律呀!"她急了,说:"不,不,不!这包天麻你一定要收下,要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山寨人……"说着,眼圈儿红了.这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又极温柔地对她说道:"这天麻我不能收,山寨人的心意我领了."最后,我还是把天麻还给了她.她失望了,只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脸上滚下来.汽笛鸣了,我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怅然转身向车门跑去,车启动了,但她仍站在栅栏外的雨中,不住地向我摇着手里的天麻.
⑧一晃四年了,但那小姑娘的身影总在我脑海里浮现,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看见她挂着泪珠的脸庞.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后悔,我不知道她现在会不会原谅我.读全文,填出下列记叙的要素
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
人物: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文中描写小姑娘运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
这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因为什么而泪湿双眼?
文中最后说:“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后悔。”“我”后悔什么?(限25字以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本题满分17分】
萝卜灯
鲁曦
①我的家乡有元宵节点萝卜灯的风俗,并且对此还颇有些说法:谁的灯最亮,亮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今后的日子一定过得越顺溜儿,好运气也会常伴随他,总之一切吉祥的含义都包括在里面。所以,每年元宵节,父亲都要挑选几个大个儿萝卜,给我们每人做一盏萝卜灯。
②几年前,姐姐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逢元宵节晚上,父亲都要拿出我们年终考试成绩册来做一下比较。成绩好的,表扬之后加上一句“不要骄傲”;考得差的当然要挨“批”了,最后便会听到“不要灰心,下次争取”这样一句安慰勉励的话。
③那时候,每次姐姐都比我考得好,尽管我每次都努力地学习,尽力地去考,但每次还是比姐姐差那么一点儿,所以那句安慰勉励的话也总是说给我听的。父亲对我们的成绩稍做评论之后,便把两盏最大的刻着我们名字的萝卜灯分给我们。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底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暖暖的感觉。我看到过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花灯,却从来没有过那种暖暖的感觉。因此,我盼望着过元宵节,盼望着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他精心为我制作的刻着我名字的萝卜灯。
④自从姐姐为了这个贫困的家,为了年迈多病的父母,为了我能够继续读书而退学之后,一家人的希望就都寄托在我身上。如今我终于考入了重点高中,实现了全家人的梦想。可这次高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我却让父亲失望了,成绩册的语文成绩栏里写着两个清晰的字:“作弊”。我对不起我的父母,更愧对为我付出太多的姐姐。
⑤又到元宵节了,我不知道父亲看过我的成绩册之后,会有怎样的表情?究竟给不给父亲看?以往不论我做错了什么事,都没瞒过父亲,即使受到严厉的批评,也不曾后悔过……我下定决心,把成绩册递给正在抽旱烟的父亲。我默默地低着头,等待父亲的训斥。“啪”!我的心猛地一紧,父亲的烟斗掉在地上,碎了。陪伴了父亲十多年,也是父亲离不开的那支烟斗摔碎了!
⑥我不敢看父亲的眼睛,我知道父亲的目光中有疑惑、有惊讶、有恼怒、有失望……是的,我让父亲失望了。我忽然有些后悔刚才的决定。父亲极力控制住他激动的情绪,缓缓的声音震动着我的耳膜:“孩子,你都长大了,我也老了,你妈又生病,供你上学不容易啊!还有你姐,你也应该对得起她呀!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不多说了。”最后,父亲留下一声叹息,转身去做萝卜灯了。
⑦那一刻,我只想哭。
⑧父亲在仔仔细细地用刀切着洗净的萝卜,切得很慢很慢,父亲努力地使每一刀都切正,只有切正了,做成的灯才平平整整,放在那里才稳稳当当。父亲用一枚生了绿锈的铜钱,在切好的萝卜的平面上用力地旋转着,父亲转得很慢,好像是在努力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最后,父亲把黄澄澄、清亮亮的花生油顺着灯xīn浇下,慢慢地、慢慢地,满一点儿,再满一点儿……
⑨我再也忍不住眼泪,任凭它顺着双颊滚滚落下。
⑩泪眼朦胧中,父亲捧着一盏萝卜灯向我走来。桔红色的灯光映得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红红的。父亲的目光流露着深切的慈爱,流露着更加殷切的希望。刹那间,一股暖流袭遍我全身,我伸出双手,接过父亲给我做的那盏最大的、刻着我名字的萝卜灯。
(央视“第三届电视散文”)(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朦胧 ()灯xīn( )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底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暖暖的感觉。文章以“萝卜灯”为题,不仅因为这是全文的线索,还因为其中寄托着父亲对我哪些深厚的期望?
我为什么决定把成绩册给父亲看?后来又为什么后悔了?
第⑤段划线句子“父亲的烟斗掉在地上,碎了”一句中的“掉”字改为“砸”字好不好?联系上下文说明理由。
请对第⑧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说说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深意。
请你在文章的结尾处为作者补写一段50字左右的内心独白,要求想象合理、符合情景,语言流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本题满分19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⑴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⑵“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⑶“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⑷“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⑸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⑹“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⑺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三棵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放进了篓子里。
⑻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⑼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⑽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
⑾“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⑿老太太用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⒀“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⒁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⒂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⒃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⒄我找了一根草棒,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⒅“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⒆“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⒇“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d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21)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2)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3)“娘,”我哭着说:“我……”
(24)“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5)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意林》2012年第22期,有删改,作者:莫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拽()断一dà()纸票本文标题为“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概述文段中“我”的“狂”有哪些表现?
第(1)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根据第⒇等段划线句子,请概括老太太的家境状况。
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
怎样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的心情?
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宁静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②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
③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V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及我的呼吸声。
⑤眼下,太阳在山脊边颤动。它充满了活力,几近流动,当我望着它落下时,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转离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转。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荒野的宁静,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只有当没有任何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时,只有当我们用内心之耳去听、用内心之眼去看时,当我们用全身心而不仅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领悟时,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我认识到,没有宁静,就不可能领悟;不从外界影响中解脱出来,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义。
⑥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
⑦我们日益意识到宁静之于我们的欢乐有多么重要。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停地萦绕于我们原始感官的那些奇异的声浪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将我们从曾经体验过宁静的人变成了焦虑不安、喜怒无常的人,陷于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之中。
⑧宁静属于原始的景物。没有它,不变的风景无非是一些岩石、树木和山脉。但有了它,风景便充满含义,意味深长。试想,当一架轰鸣的直升飞机在大峡谷上空盘旋时,它的那片蓝天,它的幽深和永恒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
⑨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那些古老的树,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陆被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成熟,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
⑩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划独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那份宁静,当你沿着湖畔漂荡时,便与岩石、树木和所有生物融为一体。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在平静的水域中,人们通常都不会高声说话,而是低声细语,因为那时任何噪声都是一种亵渎。
⑪当一个人徒步走过一片原野时,他心中是多么惬意!然而,为了享受宁静,一个人其实也不必独处。人们常说,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有当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人们才感到必须去寻欢作乐。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当我孤身一人在宁静的地方时,常常希望有人与我共享那份宁静,从而使这种经历更为丰富完美。
⑫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谈起荒野广漠的宁静,保持荒野宁静的重要性及在宁静中所能找到的奇妙与安宁。当我想到宁静时,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地和延伸的冻原以及无路的荒凉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那高耸起伏的山岭。我想象着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斓的全景,还有南部难以穿过的沼泽地。它们总是在那里,它们的美丽不会改变。然而,一旦它们的宁静被打破,就再也不会恢复。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③段的景物描写。
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飞溅”的精妙之处。
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红杉“不仅仅是树”?
对第⑪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置身于寂静的荒野可以获得更多的欢乐。 |
B.心灵互相阻隔的人在一起,无法分享宁静。 |
C.一个人的宁静若不与人分享,是不完美的。 |
D.一个人独处时更能感受到宁静的欢乐。 |
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