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研究上广泛吸收国内研究的成果,积极探讨具体价值条目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发展形态、逻辑脉络以及在全球化视域下的特定表现;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始终关注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践行策略。
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友善是个人层面价值观中基础的部分。友善,顾名思义,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友好而善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各种关系,要与各种人群进行交往,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处理各种关系,体现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友善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相互之间进一步协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帮助他人,成就自我,只要我们常怀友善之心,伸出友善之手,做出友善之举,就会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和谐增添正能量,也会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请运用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关的知识,分析材料二。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两点要求。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可以发现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
“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
“管理民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等。
结合材料中新农村建设的 “要求”,请你谈谈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履行哪些职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豫剧发展是如何立足群众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理、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优良传统,不仅对每个人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还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今天,民主、平等、和谐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家风中重男轻女、重读书轻商务等封建思想已不合时宜。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轨,已成为家风传承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家风传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知识,为形成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
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利与弊。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
中俄关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表现在不结盟而又实行战略协作,关系密切而不存在依附性,有利益分歧却能通过协商解决,维护各自尊严和利益而无颠覆对方之心,根据是非曲直处理国际事务而不搞双重标准,重视与超级大国发展关系而又反对单边主义,推进世界多极化而又不谋求霸权。中俄之间有时也难免出现(尤其在经济领域)某种利益上的矛盾或差异,这不但没有造成国家关系的扭曲,更谈不上恶化,相反,经过磋商、磨合,两国关系依然朝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断攀升。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积极发展中俄关系的政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