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
材料一:2015年的“两会”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突出了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有专家指出,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材料二:2015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断了腿;二是实行“限时办理”,防止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下一轮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经济学常识】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新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材料一: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出口价格(美元)
国外需求量(万件)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商品1
100
50
35
42
商品2
160
120
20
30

材料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 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 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 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 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下图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结构图(截至2014年9月底)

注: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70.37万户,同比增长13.6%;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11.29万户、45.3万户、208.21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38.4%、35.93%、57.47%。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78.63%;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 165.73万人,增长9.91%。
材料二:“筒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为此,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诊订了12部相关法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优化营商环境。
材料三:2014年2月l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团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1)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联系材料三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与坚定制度自信的理解。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调整信贷政策,将信贷资源更多转向节能减排等绿色信贷领域。加快简政放权,借助财税改革,为现代服务业松绑提速。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养老保险并轨,为待岗、转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撑起保护伞,补齐保障短板,政府“兜底筑网”为结构调整免除后顾之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政府在调结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