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劳动侵权“潜规则”:一些企业故意把劳动定额抬高,劳动者只好“被自愿”接受长时间加班,对无法领取加班工资无可奈何;最低工资标准“底线”变成”上限”,劳动者收入“被缩水”……
(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劳动者如何抵制劳动侵权 “潜规则”。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
材料一: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材料二: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塞缪尔·约翰逊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应当确立怎样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
(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请你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下面是钱学森的个人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从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个人语录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钱老身上洋溢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具体内涵?谈谈你对这种内涵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到我国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部分人的头脑。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为了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9月以来,我校”海量阅读“拉开帷幕。老师和同学踊跃捐助,好书从此流动起来!学校希望以海量阅读为契机,引导同学们“与好书为伍,与伟人对话”,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同时也希望通过读书活动,建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海量阅读活动的认识。
巴尔扎克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大师,他的箴言是:“观察一切,牢记一切。”巴尔扎克一生,除了几次短暂的旅行,始终没有离开巴黎。他观察巴黎、研究巴黎,直到最小的细节。他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身上总是带着地图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有关情况。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有时甚至询问过路行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巴尔扎克一生著作颇丰,《人间喜剧》被誉为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巴尔扎克能够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