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丽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在太空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他说:这个星球不应该叫做地球,而应该叫做水球。
材料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下列是不同时期的能源产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
(1)是哪一位航海家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2分)
(2)材料二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主要由于哪位机械师的重大改进?促使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标志着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设立“世界地球日”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2015年的“世界地球日”设计一条宣传口号,来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纣建造了“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殷都附近还有从全国掠夺来的巨大粮仓。
材料二周厉王霸占山川林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平民表示不满。周厉王竟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谁有不满,就杀谁。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商纣王、周厉王各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在夏朝的历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君主,他是谁?
(2)他们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后果?试举两例。
(3)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总结出什么教训?

2007年12月1日,“国际儒学论坛·2007——儒学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2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探寻儒学义理,追寻现代价值,以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儒学文化在一年一度的研讨会中逐渐扩大影响,慢慢走向世界。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我们研究他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2)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他们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3)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并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清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斯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不得照抄原文)?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齐国的国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中A处指的是什么战役?此战役后,成就霸主美梦的是谁?
(2)图二中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分裂而来?战国后期,各国共同对外策略主要围绕哪国考虑?为什么?图中B处指的是什么战役?该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问答题
孙中山先生在其《五权宪法》中称“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考试制度?这一考试制度开始于哪一时期?
(2)与根据门第高低选拔官吏的制度相比,这一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
(3)为什么明清以后,这一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何时被废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