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9世纪中期曾经是一个即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为求救亡图存,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其经济迅速发展。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
(1)19世纪中期,日本进行的这次改革名称是什么?
(2)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内容?(两项即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借鉴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我国的富强和振兴。(3分)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自强,必先裕饷(有资金);欲濬(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根据这一思想洋务派提出了什么口号? 列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企业
(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这句话放在19世纪60年代,应该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概述该事件对美国历史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都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了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种方式对两国历史产生的共同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不仅引进大量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全面效仿西方教育、经济与政治制度,取得辉煌的成就。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材料三:“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在新的社会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学习西方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4)以史为鉴,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实现民族的复兴?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养料,同时也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材料二二十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国人精神……历经革命却黑暗依旧。……如需革新政治,必先革新国人之精神”。在这一大背景下,欧洲文艺复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对象。……此后,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们反封建反传统和建设新文化的重要理论资源,为中国革命转向新的社会革命做了思想文化上的铺垫。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为中国转向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资本主义发展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关注欧洲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的主要内容的变化。
(4)综合三则材料,概述思想文化运动与各国政治革命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76年美国费城也举办了世博会。电话、发电机、大功率电动机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的展品有丝绸、茶叶、小脚绣花鞋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上海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三: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网2013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英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在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可能会展出哪些领先技术或产品?(试举两例,2分)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美两国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4)材料三所展示的科技成就是人类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的主角是谁?
(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
(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
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访法讲话
(5)你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大国形象?
(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