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材料二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2)材料三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据材料四,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的观点。  
(4)据材料五,简要说明雍正帝的经济主张,其提出该主张的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严重后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似措施及其作用。

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中的几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材料二 “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l 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材料三 “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材料四 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
请回答:
(1)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2)结合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8分)
(3)导致这—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6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五千年,经历了“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时期的身份认同。这既是中国文明生成的过程,也是中国文明世界化过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请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先秦到隋唐时期是“中国之中国”时期,是中国文明产生和形成的时期。中国文明被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普遍认同。请回答:“中国文明”包含哪些内容?
(2)从明清时期到现在是“世界之中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融入世界的道路充满曲折。请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明末清初到近代时期中国融入世界的艰难历程。
(3)以为学者说过,1949年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往往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的。”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其原因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6分)
(2)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2分)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2分)为什么?(6分)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3)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请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