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________g,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中含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维生素C溶液500kg,需要25%的维生素C溶液的质量是kg。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
①A实验右边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②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
③C实验蜡烛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有关(填字母)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0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印发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
A.c>a=b | B.a=b>c | C.a>b>c | D.b>a>c. |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