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在10 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20 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溶液滴加一半时,溶液pH>7 |
B.当溶液的pH=8时,溶液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
C.0.1 mol·L—1Na2CO3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 |
D.在M点:c(Na+)>c(CO32—)=c(HCO3—)>c(OH—)>c(H+) |
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可经三步反应制取
,发生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A.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 B.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 |
C.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 D.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 |
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苯酚、乙醇、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这种试剂是()
A.溴水 | B.FeCl3溶液 | C.金属钠 | D.CuO |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中能发生催化氧化成醛的有 ( )
A.4种 | B. 7种 | C.8种 | D.9种 |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 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 )
A.15种 | B.11种 | C.10种 | D.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