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的原因。
(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
观察下面历史文献和图片,回答问题:
图1大总统誓词
图3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
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三幅图各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历史进步性何在?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生产关系有哪几次主要变革或调整?分别简析其主要作用。
观察下面历史图片:
图1天津机器制造局
图2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筹办的汉阳铁厂,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图3上海日华纱厂里的童工
图4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片中的企业各是什么性质的?
(2)上述四种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为半开放时期;从清朝前期到清朝后期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
请回答:
(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概括指出清朝的国门是怎样被西方列强逐步打开的?对此,闭关锁国政策应该负怎样的历史责任?
(4)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清朝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5)你对现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认识?
请仔细阅读下面三幅中国历史地图。
图1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2鸦片战争对外开放的通商品岸
图3 20世纪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图1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指出图2、图3所反映的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