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溶液(生理盐水)20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
B.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
C. | 细胞内液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的增加 |
D. | 输入的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随H2O2浓度和时间变化,O2产生速率和O2的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B.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C.ab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 |
D.bc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证明新鲜姜汁中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都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 |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
D.60℃或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还需缩小温度梯度分组实验可得到最适温度 |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
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图示的K+运输方式需要ATP供能 |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
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1M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后20分钟,(Ⅰ)和(Ⅱ)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 |
B.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Ⅰ)的细胞中必含蔗糖 |
C.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Ⅱ)的细胞中必含尿素 |
D.此图显示尿素可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却不能通过细胞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