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陕西省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图甲为陕西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乙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的北坡出现多个三角形的山崖(如图),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2)秦岭山脉对气流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分析其对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
(3)郑国渠兴修于公元前206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穿行于渭北高原脚下,灌溉了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据图说明郑国渠选线的优越性。
(4)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对图示区域河流开发进行探讨,提出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一,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观点一:渭河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发展渭河航运业,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二: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农业的高产区之一。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正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
(1)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有利影响。
(2)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对沿线地区的重要生态意义。
(3)说明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积极影响。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甲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图乙所示),风机大叶片朝向东北。
材料三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1)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及风机叶片朝向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3)说出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B处有一特大城市。近些年来,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由粗放的畜牧业转变为混合农业。

(1)描述图中25°S以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A地区自然带名称是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析B城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环境保护
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初春气温迅速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
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1月平均气温约4oC.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