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所示曲线的是( )
| 序号 |
甲 |
乙 |
| A |
铜、锌的混合溶液 |
稀盐酸 |
| B |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 C |
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 D |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若将50 g 18%的NaOH溶液和50 g 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混合溶液的pH=7 |
|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
|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 g |
|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紫色的石蕊试液可以使盐酸变红 |
|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
|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D.测定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一下 |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田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 )
| A.=7 | B.>7 |
| C.<7 | D.无法确定 |
在实验室里,欲使碱性溶液变成中性并能够清楚判断,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哪一种组合( )
①NaOH溶液 ②稀盐酸 ③石灰水 ④酚酞试液
| A.①或③ | B.只有② |
| C.只有① | D.②和④ |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