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别
郑之升(明)
怅惘溪亭夕照明,绿杨如画罨春城。
无人为唱阳关曲,唯有青山送我行.
【注】罨(yǎn):掩盖。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列举两例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首联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的尾联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词的上片写午梦西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从词的下片看,诗人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词的上片写午梦西湖,诗人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3)“却是池荷跳雨”中的“跳”使用得生动别致,请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诗的前三联写了何时何地的图景?具体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尾联写诗人的感受时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闲游
刘将孙①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②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注】①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②西湖: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上片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西湖岂忆相思苦?”一句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