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呈绿色,研究者经测定发现它们含有叶绿素a,且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逐渐下降。
(1)测定叶绿素a含量前要先制备色素提取液。方法是:将待测器官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     ,再加入适量丙酮进行充分研磨,      后可获得色素提取液。
(2)紫花苜蓿早期豆荚和种子含有叶绿素a,推测豆荚和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研究者还在早期豆荚和种子中检测到了固定CO2的酶,其活性较高,推测豆荚和种子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了         
(3)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种子中      的积累。
(4)研究得到紫花苜蓿种子生长期和成熟期豆荚和叶片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的相对比例(CR),如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在种子生长期,将自身制造的有机物更多地分配到种子的器官是         
②在种子成熟期,豆荚对种子的CR下降,其原因之一是种子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减少,导致豆荚光合产物的      量降低。
(5)由于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时需要营养,因而   (器官)也是光合产物分配的重要碳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片段:

(1)图中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
(2)3有__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3与4是通过_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N废物的是______________。
(5)假定该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子二代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中),并画出结果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________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有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二:在1949年到1951年期间,科学家 Chargaff 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三:根据R.Franklin 等人对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而且每一层的间距为3.4埃,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T的总数和G与C的总数的比值不固定,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Franklin 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________;“亚单位”的间距都为3.4埃,而且DNA分子的直径是恒定的,这些特征表明______________。
(6)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并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________,然后分别处理:

培养基编号
A
B
C
处理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科研小组对某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某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该种病毒。
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


注射
的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有无该病毒产生)
相关判断(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第一组

如果________,
如果________,
则____是遗传物质
则____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如果________,
如果________,
则____是遗传物质
则 ____是遗传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