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6" s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是 ![]() |
B.从t =" 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 =" 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
C.从t =" 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到达波峰位置 |
D.从t =" 0.6" s开始,再经0.15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 |
如图所示,电源输入电压不变,要使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A.将R上的滑片向上移动 |
B.将R上的滑片向下移动 |
C.将电键S掷向1 |
D.将电键S掷向2 |
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 | B.F一直增大 |
C.F的功率减小 | D.F的功率不变 |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
两物体A.B按如图所示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物体质量为mA>mB,且mA=2mB,A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加一个水平力F,使物体B缓慢移动,物体A始终静止,则此过程中
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绳的拉力大小不变
D.地面对A的作用力变大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A.平均速度![]() |
B.电阻![]() |
C.电势差![]() |
D.匀强电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