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用转基因鼠的制备过程,据图回答。

(1)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原核时期受精卵的原核中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
(2)受精卵可以从供体母鼠体内获得,也可以通过体外受精获得:
①若受精卵细胞从供体母鼠体内获得,其基本过程是:首先对供体母鼠用促性腺激素进行_________处理,再通过自然交配或___________完成受精,最后从供体母鼠输卵管中获得受精卵细胞。
②若受精卵通过体外受精,基本操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受精。
(3)受精卵经过体外培养,形成___________,再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幼鼠发生断乳后自尾部DNA,与__________作分子杂交,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整合,有整合的鼠称为嵌合鼠。将带有外源基因的嵌合鼠小鼠与未经转基因的小鼠杂交、筛选后,可得到纯合转基因小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后者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不变蓝黑。
(1)把非糯性水稻(WW)和糯性水稻(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长大开花后取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全部花粉,滴一小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颜色是________,比例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这株水稻长大后,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它们自花受粉,结果穗上的非糯稻与糯稻的比例约为________,这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
(3)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果蝇的黑体(v)与灰体(V)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1)应选取___________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2)用___________喂养子代果蝇。
(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若子代_______,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5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蛋壳的_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鸭群混有杂合子。
(5)运用_____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定律。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交配组合_______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隐性性状是___。
(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依次是:甲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丁________。属于纯合子的有____。
(3)第②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