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A显示从第7天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
|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
|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
| D.图D中溶氧量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二代基因工程 |
| B.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必须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 |
| C.蛋白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对关键氨基酸直接置换或增删 |
|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也是蛋白质工程的核心步骤 |
下图是同种生物的四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图中所代表的个体两两杂交得到的子代有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
| A.图①、图④ |
| B.图③、图④ |
| C.图②、图③ |
| D.图①、图②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
|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
| 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
下列关于HI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在人体B淋巴细胞中增殖 |
| B.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 |
| C.含核糖体能自主合成蛋白质 |
| D.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