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1)北魏时期,鲜卑族政治家——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统一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为巩固统一,当时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实现统一?《乡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心愿?中国人民政府解决“乡愁”的方针是什么?
【感悟篇】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有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某小组以"合作"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该小组的研究成果(部分)和要求,回答问题。
(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1)合作即团结。写出下列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国名。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例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

(2)合作即和平。周恩来在右图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3)合作即发展。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注:六国为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六个国家)。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慨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9年,以六国为核心的欧盟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措施?

(4)合作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必然趋势。写出决定这一趋势的经济和科技因素。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
(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爷爷获奖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总体特征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早方针。门分)

(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一走进新时代""1984年一连云港的机遇""1994年一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语旬体现的国家政策。
(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2014年4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展开第五次东亚之旅,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4月25日,日本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甘利明说,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期间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与首相安倍晋三会晤,但双方并没有达成基本协议。法新社评论指出,虽然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不包括中国,但在地区争端错综复杂、人们对美国的战略怀有疑问之际,无论他走到哪里,中国的巨大影响将始终跟随着他。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某校九(5)班开展了“美日崛起之谜”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一、制度创新,方式不同
材料:美国和日本历史年代尺
美国:——︱——︱—————————︱————————︱———︱———
1775年 1783年 1861年 1933年 1945年
日本:—︱———————︱—————————︱———︱————︱———
1868年 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45年
(1)年代尺中,1775年美国和1868年日本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美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
二、应对危机,结局迥异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日两国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危机时分别选择了什么发展道路?结果怎样?
三、读史明智,开创未来
(3)从美、日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谴责他们哪些行为?
(4)就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请你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分别说一句话,你会怎样说?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75周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转移到了会议桌上,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继召开,新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新的国际体系指什么,该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2)美苏由二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主要以什么形式对抗?
材料三:

(3)上图有什么寓意,请你配上文字,使之图文并茂。
(4)当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如何?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两点,2分)

中华民族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愈挫愈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迫使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指出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探索活动?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材料二中“28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失误?“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4)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走的道路,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