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记载:“(战国时楚国将军庄蹻)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下列对这段史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西南夷”为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 |
B.秦朝开辟“五尺道”加强与“西南夷”的联系 |
C.秦在“西南夷”任命官吏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D.“五尺道”的开辟是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②④ |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 | 辛亥革命时期 | B. | 五四运动时期 |
C. | 国民革命时期 | D. | 全面抗战时期 |
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 出版业的发展 |
B. | 广告业的进步 |
C. | 婚姻礼俗之变迁 |
D. | 世界文明之演进 |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A. |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
B. | 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
C. | 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
D. | 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 "求富""自强" | B. | "师夷长技" |
C. | "中体西用" | D. | "民生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