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纪事本末》卷14记载:“(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这说明
①明初仍曾存在过宰相制度 ②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是实心求贤
③当时的科举以“文词”取士④明初曾废除过科举制度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 | B.丞相制度的废除 |
C.内阁地位的上升 | D.军机处的设立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 B.察举制的完善 |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 D.科举制的推行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