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一书首发仪式在吉林省档案馆举行。下图为期中的一份影印文件局部。该图反映的原材料能作为
| A.当年日军在华亲善的证据 |
| B.当年日军在华大屠杀的证据 |
| C.当年日军在华实施殖民统治的证据 |
| D.当年日军在华侵犯人权的证据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B.构建了一种新型地区国家安全模式 |
|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贸组织
| A.③①②④ | B.③②①④ |
| C.①②③④ | D.②①③④ |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
|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