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该物质几乎对杀灭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并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但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DDT进入食物链后,会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某科研小组检测到了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A、B、C、D、E五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
名称 |
海水 |
生物A |
生物B |
生物C |
生物D |
生物E |
DDT含量(ppm) |
0.00005 |
0.5 |
0.005 |
2 |
0.04 |
75.5 |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进行积累,该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的自然环境中(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今年入春以来,某市部分学校发生流感疫情,为有效防止学校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该市卫生部门要求学校采取教室开窗通风、开展卫生大扫除等防控措施,并用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和餐厅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同时,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流感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它没有细胞结构。
(2)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宿舍、教室和餐厅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对未发病的同学可接种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讲,注射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对抗流感病原,这是调动机体的免疫(选填“特异性"或"特异性"),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
下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图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父母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____________对。
(2)A、B分别代表父母产生的生殖细胞,则A细胞的名称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该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____条,该细胞内含有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染色体。
(3)A和B结合形成的C叫做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的鸡卵结构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请在[]内填番号横线上填相应名称)。
(1)假如这是一枚已受精的鸡卵,将来能够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 ] _____。
(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________和[ ] ________。
(3)图中[1]的作用是________。
(4)图中结构[6]叫________,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_______
右图是消化系统的示意图。
(1)该消化系统中,包括了消化道和__________。该消化道除了图中出现的3、4、6,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需经消化才能在[]______内被吸收到血液中去的。其中______在______中开始被初步消化的,在[] ______中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______分泌的胆汁起促进______的消化的作用。
(3)小肠内有胆汁、胰腺分泌的______和______分泌的______等消化液,且内表面积大,这说明小肠是______和______的主要场所。
(4)暴饮暴食易损害重要消化腺[1 ]______。因此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1)男性能产生精子,场所在_________。女性能产生卵细胞,场所在_________,这个结构除了能产生卵细胞外,还能够分泌________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它形成的场所在_______。
(3)胎儿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环境中——________
(4)胚泡移动到子宫,植入子宫内膜之后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_;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