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该物质几乎对杀灭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并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但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DDT进入食物链后,会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某科研小组检测到了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A、B、C、D、E五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
名称 |
海水 |
生物A |
生物B |
生物C |
生物D |
生物E |
DDT含量(ppm) |
0.00005 |
0.5 |
0.005 |
2 |
0.04 |
75.5 |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进行积累,该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的自然环境中(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右图是菜粉蝶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数字代码1是,2是,3是,4是。
(2)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
→ → →(填数字代码,2分)。
(3)与菜粉蝶相比,蝗虫发育不经过的时期是。 (填数字代码)
上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5所指的是,内流血。图中7所指的是,内流血。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4)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它是循环的起点。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死了 | B.没有带芽眼 | C.块太小 | D.没有根 |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种在甲花盆内,将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中的A、B、C三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D图表示李琳同学的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是图。
(2)李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染色体对,DNA分子 个。
(3)基因D、d分别控制性状有酒窝、无酒窝,李琳成年后与无酒窝男子结婚,请问,他们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孩子吗?。孩子的一些性状与他父母相同,在遗传学上称为。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口腔部的消化腺[ 1 ]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3 ],它能分泌____ ___。
(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10 ],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中,在此开始被消化。
(4)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13 ],经过此处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将推入[ 12 ],最后粪便通过 [ 14 ]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