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9世纪初,铝是比黄金还贵的金属,主要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当时采用钠与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铝,因生产成本高,所以铝十分珍贵。
19世纪末,霍尔应用电解熔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金属。他在用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氧化铝的熔点很高(2050℃),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必须物色一种能够溶解氧化铝而又能降低其熔点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冰晶石(Na3AlF6)能起到这种作用。
霍尔在坩埚中,把氧化铝溶解在10%~15%的熔融的冰晶石里进行电解,发现有小球状银白色的铝生成,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有利于电解的进行。这种廉价炼铝方法的发现,使铝成为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2)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3)用金属钠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4)霍尔用电解法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电解法制铝的过程中,冰晶石的作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信息分析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模糊,依稀可见 S O 4 .为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甲、乙方案,并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方案甲得出的结论是:不能确定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理由是
(2)方案乙得出的结论是: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则加入足量稀 H C l 的作用是;如果加入稀 H C l 有气泡产生,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1个)
(3)另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方案乙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

图11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 ℃,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 c = 4 . 2 x 103 J / ( k g · ) c 煤油 = 2 . 1 x 103 J / ( k g · ) ]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
通入。

小明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 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
(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
乙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